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中国正在拼命建核电站什么信号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29 点击数: 

  

中国正在拼命建核电站什么信号

  近日,国常会核准浙江三门、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山东海阳、福建霞浦等5个核电项目、10台机组,均采用自主核电技术,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这不是核电站第一次扩张。自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整体有望拉动投资近万亿元。

  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核准在建机组54台,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还记得不,10多年前,出于对核电安全及环保担忧,全球一度出现暂停核电投资乃至关停核电站的浪潮。

  然而,最近几年,从欧洲到中国,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再次重启核电建设,而且呈现加速推进之势。

  英国此前刚受理了1970年代以来首个新建商业核电站选址申请,法国计划建设14座核电项目,就连关停所有核电站的德国,舆论也开始逆转。

  俄乌、巴以两场冲突,扰乱全球供应链,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性暴涨,打了全球一个措手不及。

  地缘冲突仍未结束,关税战再次升级,贸易冲突上升为“国际经贸斗争”,全球经济、治理秩序迎来洗牌。

  全球化逆流,无论出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考虑,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核电站,尤其是拥有自主技术,都有现实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一边面临着能源结构失衡与碳中和、碳达峰的两难,富煤、少气、贫油,亟待以清洁能源加以补充。

  目前,我国核电发电占比仅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而法国更是高达64.8%。

  另一边,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电力,新兴产业对电力的需求有增无减,且集中于发达地区,核电刚好形成补位。

  去年出台的顶层文件,罕见提出“加快……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表述,标志着核电建设重回扩张时代。

  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当突出。

  一个核电机组,动辄投资数百亿元;一座大型核电站,涵盖多个机组,整体建设下来,总投资有上千亿乃至数千亿之多。

  核电扩张着眼的不只是基建,还有庞大的能源装备产业。一旦核电如同高铁出海一样“走出去”,有望撬动更大的产业空间。

  这与核电站需要消耗大量水来冷却的特性有关,而沿海地区又是用电大户,也不乏经济方面的考虑。

  数据显示,我国核电机组分布在东部沿海8个省份28座核电站,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广西、海南等。

  福建、辽宁、海南3省的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了20%,广东、浙江则超过15%,而这些省份煤炭资源普遍欠缺。

  众所周知,我国水电第一大省是四川,火力、风电和光伏发电第一大省是内蒙古,那么核电第一大省就是广东。

  目前,广东已建成大亚湾、岭澳、台山、阳江、太平岭等多个核电站,建成及核准在建机组超过20台,均居全国第一。

  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堪称“国之重器”,也是在核电领域与国产大飞机、国产首制邮轮相提并论的“现代工业明珠”。

  “华龙一号”的关键设备,自四川、上海、黑龙江等地,凝聚着5300多家分布全国各地的设备供货厂家、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近20万人的心血。

  刚刚晋级经济第五大省的四川,最为人所熟悉的当属航空制造业,但其发电装备产量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拿下了唯一的国家级能源装备集群。

  数据显示,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16%的风电装备、7.8%的晶硅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装备,都产自四川。

  可见,核电基建扩张,受益的不只是沿海省份,还有深居内陆和东北的装备制造大省。

  去年以来,官方集中曝光了一批违规举债搞大基建和形象工程的案例,国家层面出台文件严禁违法违规举债、新增隐性债务。

  受此影响,一些地方的有轨电车被拆除,重点城市的地铁规划线路被砍,许多地方的高铁建设放缓,一些千亿级超级工程被喊停。

  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基建短板,而新兴领域的需求有增无减,这就凸显新型基建的重要性。

  中西部省份开始拼命建运河,从安徽到广西,从湖北到湖南,从河南到江西,一众运河项目蓄势待发,总投资近万亿元;

  沿海省份则在大力建设核电站,南宫28官方网站从广东到广西,南宫28官方网站从江苏到浙江,从山东到辽宁,整个沿海地区一片火热。

  西部地区则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从内蒙古到陕西,从甘肃到新疆,从贵州到广西,风光电装机量持续井喷。

  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但水路投资大幅增长10.2%,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7.2%、43.4%。

  最突出的当属核电。去年国内核电建设投资高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54%,创下历史新高。

  这是全新的投资增量,也是着眼于国内大循环的未雨绸缪之举,更是地方新一轮的增长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