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主办的“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与会者深入探讨了绿色低碳技术的迭代与模式创新,旨在为碳中和路径优化贡献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当天,中国环境企业低碳行动首批成果亮相。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表示,近十年,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力。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到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再到绿色技术的创新突破,我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同时也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在刘永看来,应对全球绿色规则重构所带来的新挑战,一是要更加重视环境健康与风险的影响,二是要更加坚定地保持绿色转型的战略定力,三是要更加努力地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动能,四是要更加紧抓全球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指出,环境产业高质量转型路径涵盖从水和大气到固废弃物,从末端处理到全流程管控,从再生材料到绿色消费,从物质流向到碳流向,从单一产业到资本赋能,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等。环保问题需要突破末端处置的局限。以固废领域为例,当前正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构建新产业链。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李其林强调,当前双碳战略不断深化,我国绿色发展已迈入政策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环境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需紧抓数智化契机,推动技术、管理和模式创新,实现节能减排与提质增效。同时,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及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碳交易等新兴领域,环境产业与双碳产业的协同发展潜力巨大。提升产业链协作配套水平,增强价值创造与整体竞争力,融入绿色低碳经济,是实现产业跃升的关键所在。”李其林说。
当天会上,中国环境企业低碳行动首批成果亮相。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马辉发布了《2025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
马辉介绍,25个典型案例源自清新环境、威立雅、苏伊士、北控水务、维尔利、先河环保、首创环保、中环水务、楚环科技、华骐环保等企业。项目内容涉及环境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运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智慧化运营、零碳园区创建等多个应用场景。南宫28官方网站企业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实践路径,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据悉,去年4月,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环境商会联合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环境企业低碳行动倡议》。今年,为进一步推进倡议成果转化,加速构建生态环境领域新质生产力,集成创新实践成果与发展新范式,商会组织开展了“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历经筹备、申报、梳理与审核等程序,筛选出25个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旨在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