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烟台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德氢能”)自主研发的DZ20-1000型隔膜压缩机组在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现场完成交付。该项目制氢规模达
东德氢能凭借专业化项目制管理体系,创下从立项到设备交付仅40天的行业标杆周期。此次交付的东德DZ20-1000隔膜压缩机组采用高度集成化撬装设计,进气压力1.5MPaG,排气压力20MPaG,流量达1000Nm³/h,单台23m?储氢车充装时间仅需2.5小时,较传统设备效率提升30%以上,为绿电制氢规模化应用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针对氢能装备高危特性,东德氢能隔膜压缩机组搭载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追踪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异常状态下自动触发报警及停机联锁机制。“双保险”安全设计:内置超压安全阀实现气体快速泄放,箱体配备氢气浓度探测器与火焰传感器,联动防爆风机实现强制通风,确保极端工况下设备安全。此外,针对甘肃冬季零下20℃极寒环境,东德氢能为机组设立了集成智能温控模块,保障隔膜压缩机在低温环境中能稳定运行。
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是基于兰州市“氢出于兰”总体氢能开发规划,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这次东德氢能隔膜压缩机的正式投用,也将帮助当地项目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应用发展,有效提升兰州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水平,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为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东德氢能2018年成立于山东烟台,南宫28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模式包括氢能装备制造、氢能工程服务等。东德极其注重创新发展,已累计申报专利800余项,荣获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50强,产品方面目前已经形成隔膜压缩机、液驱压缩机等多品类、多系列的压缩机产品,适用于不同气体压力的使用场景,涵盖石油化工、电力、钢铁、航空航天、交通、船舶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应用。(记者 崔荔媛)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立足经验,南宫28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